去年参加初级班的课程,在第二天下午,有个“品茶品心”的安排。
每人泡五道茶,自饮并请他人饮,老师要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1)品出每道茶的不同;2)品出不同的人的茶的不同。
这次增益班,第二天下午,也有同样的安排。
我想,昨天妙旨法师刚刚讲了“耳根禅”,并且也练习了一番,明显感觉到“觉知力”提升,这次应该比去年更容易分辨大家泡茶的区别了……
但意外的是:
这次老师的要求却是——不做评判!
这很奇怪啊 ( ⊙o⊙?)——
……
我喝了自己的茶;又喝了几位同学们的茶——不同人泡的茶,确实味道不同啊!我的感觉比去年还要明显。
不过——老师不让说,那好吧,我憋着,我不说 ……( ⊙o⊙?
但是——嘴上不说,但内心的评判是自然产生、无法忽视的——
训练觉知力的提升,与“不去评判”,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呀!——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我不去提升觉知力,岂不是本身就分别不出嘛,没有分别,自然不会有评判 (*^__^*) ……
当然,现场还是有同学会谈谈自己的感受,我又发现了很奇怪的事:
不同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比如:我认为甲同学的茶非常好,而乙同学的很差——但是另一位同学则对他俩的评价完全与我相反!
怎么会这样?
其实,道理很简单……
茶,本身没有“好喝”、“不好喝”的属性,如同妙旨法师第一天的课中所讲的:“声音”本身没有“好听”、“不好听”的属性,人们给加的定义、评判,皆是来自人们自身的分别心……
小提琴的声音也好,锯木头的声音也好,都是一种振动,都可以用“12345671”的乐谱来呈现,因为产生的本质是相同的。
凡夫所感受到的不同,只是源于振动的频率、音符的排列组合不同,每个人对不同的振动导致的“外相”又添加了自身的业力、习气等等,导致心有取舍,并根据由此产生的好恶做出“评判”,自然这种评判也就会各自不同……
比如: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两人见风吹经幡在动,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慧能大师说,是心动。
实际上人们评判的,都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不断衍生出的一些“表相”而已。
凡夫根据自身感受对事物所做出的“评判”,皆是远离了事物的本质,去评判那些变化出来的“相”——这就是所谓的“分别心”吧?
世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中,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
凡夫惯于执着千变万化的各种“不同”,佛教中常说的“着相”就是这种状态吧?
执着于“相”的各种分别,必然是远离了真正永恒不变的状态,远离了“道”,远离了“禅”,这就是为什么说人总是落入分别心,则落入轮回不得解脱。
提升觉知力和洞察力,不是教我们如何更会“分别”,而是训练我们如何更加接近“本质”。
初级讲习班时,老师问我们:“‘禅’是什么?
得到的答案是:“专注地做一件事。”
初级增益班时,再问:“‘禅’是什么?”
答案是:“‘禅’是一种修行的境界,是不可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知道,这两种回答没有分别(*^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