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花儿吐艳、柳枝婀娜,青山碧水、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
满怀着期待与欢喜跟随禅修茶道北方骨干义工提升班来到了美丽的“世界长寿乡”蕉岭,开始了采茶、品水、品茶探寻蕉岭的人文之旅。
这里,风和景明,桐花飘香,茶园繁茂,碧水长潭,远山如黛,建筑古朴。随处一瞥,都唯美得似一幅山水画。
还来不及平复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惊喜,就接到小组擂台赛的通知,这是一场全国禅修茶道骨干班结业汇演。
早就听说禅修茶道卧虎蔵龙,各界大咖云集,这种段位的擂台赛,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精彩异常,不能错过。
对于每位参与者来说是兴奋的,也是倍感挑战的。在擂台小组活动中,每一个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而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完成。
从剧本编剧,PPT制作,舞台表演,后勤物资,茶点准备。每个小组都卯足了劲,为了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有些小组甚至临时更改剧本,通宵达旦地排练。
虽然每天上课,采茶,参观,大家都已经很辛苦。但是每个人都激情满满,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累并快乐着。
排练之余,也会互相打探其他小组的表演内容。虽然各小组严禁剧透,但是总会有小道消息传出。
听到哪个小组的剧透好,大家也会连连称赞,见面的时候互相调侃:“加油啊,我们都要争当第一,你们是正着数的,我们是倒着数的。”
真是一群达观、快乐的禅茶人,因为内心无畏,所以达观。
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意见的分歧,对方案未明确和反复修改的部分,心里会有一些抗拒。当小组长说,我们是一个团体时,大家要通力合作。
我意识到,我还没有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团队中,进而觉察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每个人考虑事情的角度都基于自己认知的高度。
我想到禅修茶道的心法:自内照。放下自己的惯性思维,以团队的目标达成为出发点。快速地调整状态,从抗拒到积极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是当下的一念觉知。
这是习练禅修茶道赋予我们的觉知力、观照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禅修茶道的智慧和妙用实践于生活中,停下对结果的纠结,当下承担,体会担当的快乐。
在结业汇演时,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精彩纷呈。
第一组的表演诙谐幽默,讲述九天仙女下凡,被蕉岭宛如仙境的环境所吸引,品尝到焦岭的富硒水,堪比琼浆玉露。
再到焦岭的美食,因为贪吃造成肥胖飞不回天宫的故事,展现了焦岭优美的自然环境,水质优良,美食令仙女垂涎欲滴“乐不思天”的故事。
第二小组,从禅茶文化入手,优美的诗朗诵,文词优美,声情并茂,引发大家的阵阵共鸣。
焦岭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一声声诗词的吟诵里,带领大家穿越厚重的历史长河,感受着蕉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第三小组,用小品的形式,以一个现代都市焦虑紧张的投资人视角,通过对焦岭日月潭、长潭瀑布、石窟河、富硒茶园,客家围屋等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的了解。
展现了焦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善良淳朴的民风,少欲知足的养生之道,良好的投资环境,富硒山水蕴含着的长寿密码和巨大商机。
第四小组,用话剧的形式,通过一个家族为了逃避战乱一路逃难,最终到达蕉岭定居下来,在蕉岭生活几十年后,族长父亲百岁寿辰,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为百岁老人贺寿,展现擂台赛主题。话剧用道具和场景的切换,展示了焦岭客家人慎终追远、耕读传家、忠孝义节、敦宗睦族的风土人情。
压轴用一钵传承千年的客家擂茶和当地名小吃,让大家一饱口福,赞不绝口,意犹未尽。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演,禅茶师们无一不是在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全情演绎,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喜爱。
正如禅修茶道的讲师赵教授在总结中说,每一个小组的表演都很完美,都独一无二。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全情演绎,尽心做到完美,而不是说差不多就行了,全力付出。
凡事认真的去做,结果呢?可能是我们的智慧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结果,但是我们认真的去做了。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在传承禅修茶道心灵导师仁炟长老的谆谆教导。
或许很多事情超出预期,总是在不停地变化,学会接纳无常。只要认真地去做就好了,不要忧虑于结果的好或坏。
努力于当下,“尽人事,听天命”,所有的结果都是因缘合和下最好的安排。
把禅修茶道自内照的心法践行于工作和生活中,专注于当下,努力于当下,让它成为一种本能。
体会内心的无畏、平和,我想,这是每位禅茶师最大的收获。
愿你人生的路上,拥有一颗无畏的心。不悔过去,不惧未来,当下从容,自在。
撰稿:祥春
摄影:吉艳